--网络综合 - 出国留学指南:
洗衣在国内是平常的事情﹔但在异国他乡,租借一般的公寓,一个单元楼里只有一个自助洗衣房。

住进公寓的当天,单元里的业主代表便领我到自助式洗衣房转了一圈,介绍自助洗衣规则。洗衣房比路面稍矮一些,楼前路边的花卉正好开在窗前﹔拿窗明几净来形容这个十多户共享的地方毫不为过。西方人善于营造生活空间包括公共场所的确是不争的事实。
洗衣房的费用包含在房租里了,但每次的电费是要付清的,连同房间、机器的卫生清洁﹔否则下一家就无法使用。
刚开始并不认识德文,看电表收费箱上有一小口,明了是投硬币交付。瑞士法郎的硬币有好几种,待两角的硬币进箱,才看到指针懒洋洋地动了一下(原来电表只对这一种硬币有反应),大叫一声“我的上帝”,此时相当于人民币20多元的一角和五角的数枚硬币已经前仆后继。
后来,把这件事作为情景会话练习在德语课上一讲,引得老师大笑不已。要知道,富有的瑞士人是不会乱花一文钱的。富足之后的节俭是一种美德。
对中国传统节日能如数家珍的人已经不多了,要把西方人的节日也成竹在胸,确实需要学者的底蕴。知道有个礼拜天还有一个圣诞节,十分抱歉对具体内容并无研究。
当万里迢迢着陆瑞士时是当地时间星期五,一看洗衣房星期六已经排了两家(一家六小时,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),当下想那就再推一天吧。
星期天上午十点,洗衣机的轰鸣声响起不到十分钟,业主代表就赶来了(他正好没去礼拜),开口一句﹕“今天是礼拜天。”这我知道。第二句是“礼拜天是不能用洗衣房的。”为什么?因为礼拜天是上帝规定的休息日。虽然我不是上帝的子民但是洗衣房却是上帝的领土。按照入乡随俗的原则处理了问题。初来乍到,仁慈的上帝在本人时差还没有倒过来时让我一把一把地洗这筐衣服,也太不够朋友了。
一来二去,自助洗衣房里的事就熟悉了,开始时困扰我的共享洗衣机的消毒问题也得到了解决﹕三开门立柜般大小的烘干机可以升温到摄氏90多度,只要烘干时间长一点(超过30分钟)什么微生物也差不多了。
当洗衣房门上预订时间的日历翻过11月,才发现12月份的时间已差不多订满,只好见缝插针地划上名字。
那一天,我搬了一筐脏衣服正好到达洗衣房门口,迎面碰上刚用彩灯、圣诞花环装饰完楼道的业主代表。他用惊异的表情望着我,我马上明白﹕又碰到上帝了。业主代表一边帮我往回搬筐,一边告诉我“圣诞节洗衣房闭门三天。”乖乖,上帝让洗衣房休息三天,让我回家勤奋劳作三天。上帝真好!
因为人们没有一丝折扣地遵守所有相约成俗的规定,上帝的洗衣房永远纤尘不染,洗衣便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。